七月的南京像个蒸笼,老陈在停车场擦完最后一辆商务车的挡风玻璃,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蓝衬衫。
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,他摸出那个用了五年的华为手机,屏幕上有道裂纹,像他掌心的老茧一样记录着岁月。
"您好,有个熟人租车,我把您电话给他了。"
紧接着又是一条:"同事推荐的您,说上次到南京,贵公司服务很好。"
老陈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,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。
他抬头看了看停车场尽头那棵梧桐树,二十年前创业时它才碗口粗,现在树荫已经能罩住三辆轿车。
树影里仿佛又看见那个夏天,他带着两辆二手桑塔纳和一本皱巴巴的通讯录,开始跑商务接待的日子。
"老陈,空调滤芯换好了!"小王从车间探出头,手上还沾着机油。
这个九零后小伙子三年前还是网约车司机,现在成了他们车队最年轻的组长。
"记得检查下后备箱的矿泉水,要冰镇的。"老陈边说边把手机揣回兜里,金属外壳被晒得发烫。
他突然想起刘女士第一次租车时的情景——那是2018年的梅雨季,
她拖着行李箱在禄口机场焦急张望,老陈不仅准时举着接机牌,还多带了一把伞。
口碑就是这样在雨里生根的。老陈蹲下身,用手指抹了抹轮胎上的泥点。
二十年来,他们送走过急着签合同的销售总监,接送过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,服务过腿脚不便的银发教授。
每辆车的储物格里都备着充电线、纸巾和晕车药,就像老陈办公室抽屉里那摞发黄的感谢信。
傍晚收车时,新客户打来了电话。老陈按下接听键,电话那头是带着广东口音的男声。
挂掉电话,他摸出钥匙打开最旧的那辆GL8,仪表盘里程表显示着"386792"。
这辆车见证过太多这样的时刻——一个陌生号码,一句"朋友推荐的",然后开启又一段用方向盘丈量的信任。
停车场灯光次第亮起,老陈在微信上回复:"感谢信任,明天见。
"发完才注意到,聊天背景是去年客户送的锦旗,红底黄字写着"车轮上的管家",被岁月磨得有些褪色,却依然温暖。
梧桐树的影子在晚风里摇晃,二十年的车辙印里,老陈最珍视的从来不是那些耀眼的广告牌,而是这些口口相传的"服务很好"。
它们像车载导航里不断延伸的路线,指向比目的地更远的地方。
联系人:赵经理
手机:13776655677
电话:17826509777
邮箱:119355083@qq.com
地址: 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119号3单元202室